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思美宁:不止改写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格局

2024-08-09 16:04:33 互联网

5月下旬,我国1.1类创新药第三代中枢神经系统钙离子通道调节剂思美宁正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可以用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DPNP)的治疗,一举终结了多年以来我国DPNP患者无针对性用药的局面,开启了临床治疗DPNP的新时代。随着该药首批国内处方落地,思美宁的临床价值逐渐被深入挖掘,我国医药企业自主原研研发能力进一步获得了国际认可。

思美宁是由我国医药企业海思科医药集团耗时十年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无需滴定的口服DDP-4i抑制剂,它可以通过与钙离子通道α亚受体结合,有效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内钙离子的内流,从而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这一独特的作用机制使得思美宁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方面呈现出多重药物机制——靶点亲和力和体内代谢更稳定、使用更为便利。

这样的作用机制,使得思美宁具有了无需滴定、快速起效、耐受良好、持续有效的四大优势,不仅能够快速满足DPNP患者的镇痛需求,同时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实现临床对糖尿病患者的长期管理目标。

从服用便利性来说,思美宁无需滴定,DPNP患者可以直接使用目标剂量,且不受用餐时间限制,餐前餐后均可服用。从镇痛效果上来说,思美宁治疗DPNP起效快速,用药后第2天即显著缓解疼痛,改善睡眠。从药物的耐受性来看,思美宁服用后头晕、眩晕、嗜睡发生率低,且绝大多数为轻到中度,无需处理可自行缓解。从药物的长期效果来看,思美宁持续有效,长期使用可以持续发挥镇痛作用。

基于思美宁的有效药物机制和显著镇痛优势,《国家基层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指南》(2024版)明确指出该药 “可以作为DPNP的有效初始治疗药物”。这不仅是对思美宁的认可,同时也彻底终结了临床指南一直无DPNP针对性治疗药物的局面。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思美宁的上市不仅规范了DPNP的的治疗方案,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在思美宁便捷治疗、快速镇痛的疗效支持下,临床医生能够更具针对性的达成DPNP患者的治疗预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信任关系,强化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和信赖,继而促进患者提高治疗配合度和疾病自我管理意识,最终实现疾病的长期控制的目的,降低患者、社会的个体和团体医疗成本,提高社会医疗资源使用效率。

可以说,思美宁上市改写国内DPNP治疗格局仅仅是其临床价值之一,而其背后更深刻的意义在未来更广泛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将会不断显现。

当前页面地址:http://m.msjkw.net//jkzx/11717.html

相关阅读
本类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