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上讲:“风者,百病之始也。”中医很早就发现风邪是影响身体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头痛、面瘫、荨麻疹、关节疼痛等情况都与风向变化有关。
秋风起,风邪该如何防?除了注意穿衣保暖外,一定要护好身上的7处“挡风墙”!
1、翳风穴
翳,原指羽扇,有遮蔽之义,而风就是风邪的意思。
位置:翳风穴在耳垂后方,距耳根约0.5处之凹陷中央处(见下图)。
建议:有冷风吹来时,很多人都会立起领子,头会忍不住往下缩,正好能挡助该穴,避免被风邪侵袭。
大家平时可以常按揉该穴,能缓解“风邪”引起的口眼歪斜、齿痛、颊肿、耳鸣等问题。
2、风府穴
风府穴为风邪易侵之处,风指风邪,府指集聚处。
位置:风府穴在颈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见下图)。
建议:经常按摩风府穴可缓解因风邪引起的眩晕、颈项强痛、咽喉肿痛等不适。
3、风池穴
风池穴首见于《灵枢·热病》中,乃风邪犯人停蓄之处,故名风池,是治疗风证之要穴。
位置:风池穴在后脑勺、后枕部两侧入发际一寸的凹陷中(见下图)。大拇指、中指自然放到枕骨两边,轻轻的滑动,到后枕部有明显的两个凹陷就是风池穴。
建议:常按揉风池穴对缓解风邪引起的鼻炎、咽喉等不适。
1、风门穴
风门穴为风邪出入之门户,善治风邪,故名风门。
位置:风门穴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见下图),是治疗风邪外袭所致肺卫表证之常用穴,善疏散外风。
建议:按揉风门穴有缓解因风邪引起的伤风咳嗽、头痛发热、胸背痛。
2、秉风穴
秉,执掌之意。
位置:秉风穴在肩胛骨冈上窝中央,举臂有凹陷处(见下图)。
建议:秉风穴能够散风活络、止咳化痰,经常按揉对可以缓解因风邪引起的肩臂疼痛、上肢酸麻等不适。
风市穴
“风市”就是风的市场,中医认为,这个穴位为风邪的集结之处。
位置:风市穴在大腿上,直立,双手自然下垂于体侧,中指尖所指之处就是风市穴(见下图)。
建议:泡脚时可以揉揉风市穴,对因风邪而致的伤风感冒、身体抽搐、皮肤痛痒等问题都有很好的缓解。
八风穴
八风穴中的“八”,指的是双足足背有8个穴位点,风指邪气风邪,八风穴具有排除体内风邪的作用,故名“八风”。
位置:八风穴于人体5个脚趾间的缝纹端取之,左右各4穴(见下图)。
建议:泡脚的时候揉揉八风穴,有袪风通络的效果,可缓解因受风引起头痛、牙痛等问题。
最后,小固提醒大家,运动时出汗较多,毛孔张开,这时容易被凉风侵袭而诱发健康问题。因此,运动结束后要及时擦汗,不要满头大汗在风口吹。
龙骨是一种中药材,也叫五花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象类、犀类、三趾马、牛类、鹿类等的骨骼化石。既可以食用,也可以作药用。那么龙骨的功效与作用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肾虚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而造成肾虚的原因也有很多。对于男人来说肾的健康很重要,因为肾虚给男人带来的危害非常的大,所以补肾壮阳成为了男性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那么壮阳最好的四大中成药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通草是一种中药,多为野生,它是五加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通脱木的干燥茎髓。具有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的作用,主要用来治疗湿热淋症、水肿尿少等症,是一种很好的药材。那么通草的功效与作用你知道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蒌的根,是一种中药。为清热泻火类药物,其具体功效是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排脓消肿。分布于河南等地。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天花粉的功效与作用。
桃仁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桃仁的功效有很多,可以治疗一些常见疾病,桃仁的作用很明显,在临床应用中使用的很广泛,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桃仁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苦参是中药材当中比较常见的,也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味中药材。其药用价值非常大,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效果。那么苦参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生地指生地黄,是玄参科地黄的块根,鲜用或缓缓烘培至约八成干,性味甘、寒,归心、肝、肾经,生地黄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那么生地具体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解。
熟地又称熟地黄、伏地,是一种上好的中药材。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药材。熟地常常用于治疗产后身体虚弱、腹内疼痛等症状。那么熟地的功效与作用具体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冬虫夏草也叫虫草,是我国民间惯用的一种名贵滋补药材,其营养成分高于人参,可入药,也可食用,是上乘的佳肴,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那么冬虫夏草有什么功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白术是中草药中常见的一种,有很多的作用和功效,对很多的疾病都是有防治作用,但是大家对于白术的具体信息并不是特别了解,所以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下白术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