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从明天起,各地气温会逐渐由热转凉,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气温仍较高,空气湿度小,此时养生的原则可以用8个字来形容:
立秋时节,昼夜温差加大,白天气温仍较高,在饮食上还是应坚持祛暑清热。立秋前后,适当吃些瓜,有清热、利湿、消暑的作用,丝瓜就很好,可以从春末吃到初秋,炒着吃或做汤都很好,还有利尿凉血、解毒通便的作用。
但是,西瓜可以少吃了。经过暑热的夏天,人们的身体消耗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因此过于寒凉的西瓜要少吃,以免伤及脾胃。
2. 健脾
中医认为,在气候炎热之时,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而这段时间很多人都喜欢吃大量的凉食冷饮,更容易伤了脾胃。
如此一来,等到天冷时寒邪就容易趁虚而入,人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腹痛、腹泻、怕冷、手脚冰凉等不适症状,所以在长夏期间一定要注意健脾,不可以松懈。
健脾胃可以用茯苓,其性平,味甘淡,有益脾、安神、利水渗湿的功效。平时可以用茯苓和大米一同熬粥喝,而对于上班族来说,用茯苓泡水代茶饮会更加方便。除此之外,山药、白扁豆、陈皮这类食物也有健脾胃的作用,可以搭配着食用。
健脾养胃,还可以经常按一按阴陵泉和足三里这两个穴位。
阴陵泉是脾经的主要穴位,在小腿内侧(如图所示),刺激它可以改善脾虚的症状。
足三里归属于胃经,位于小腿外侧(如图所示),刺激它可以调节胃的功能。
这两个穴位都在小腿的上半部,平时没事的时候经常按一按就可以了。
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干燥的气候易伤肺,容易产生肺部不适,因此要加强调养。不过此时属于温燥,只需要清补。
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写的《温病条辨》中有一个方子,叫五汁饮,用麦冬15克,加适量水煮20~30分钟后滤渣取汁,然后取适量的梨、藕、荸荠、鲜芦根榨成汁,两者混合在一起饮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润燥作用。
同时,建议大家不吃或少吃生姜以及其它辛辣的食物,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多呼吸新鲜空气,可以及时排出体内的有害物质。注意不要做太过剧烈的运动。
这时有人会感觉头发掉得比之前要多,这属季节性脱发,是自然界的规律。此前也介绍过,每天脱落的头发数量不超过100根,就不用过于担心。建议大家平时洗发的水温不宜过高,根据自身发质选择合适的洗护用品,含有人参皂苷等天然营养物质的洗发水可以起到润发护发的作用。
另外,立秋以后天气会更加干燥,年轻人皮肤的分泌功能旺盛,可能影响不大,但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自身油脂分泌功能下降,在秋天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等不适。建议大家可以适当使用一些护肤品滋润皮肤,提高皮肤的防护功能。
冬天天气干燥,会让人皮肤感觉干干的缺水状,如果在室内开暖气,干燥的情况就会更加严重,甚至会发痒。那么冬天皮肤干燥怎么办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看看了解一下吧!
女性除了在穿着上要御寒,在日常生活里也要注意御寒。比如你出门前的装备或是回家后的第一件事,还有你的洗澡水是否过烫等等。
大家都知道一年之际在于春,立春的到来就像是获得了重生,但是在立春的时候也是有讲究的,您知道立春养生的原则有哪些吗,在立春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养生呢,那您知道立春的时候女人吃什么能够养生吗,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现在正是季节更替的时候,夏季已经渐渐远去,秋季慢慢来临。在秋季的时候,我们要格外注意养生,有很多茶饮是比较适合秋季养生的。那么,秋季养生茶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大寒节气已经到来,气候也变得寒冷,大寒时要多为身体补充能力,那么在大寒吃什么好?大寒养生应该怎么做?下面小编会一一介绍的给你。
很多人喜欢在做菜时放一些生姜来提味,生姜除了可以做菜、去痘印、擦头皮、泡脚外,那么,生姜的作用都有那些呢?一起看看吧!
春季是四季之首,这时候万象更新,也是养生的重要季节,研究表明春季多吃这些水果蔬菜可以防癌抗癌、降低疾病、延缓衰老,那么,春季养生吃哪些食物有这些功效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看看。
大家肯定不知道在不同的季节有相应的养生粥。推荐一年四季不同的粥类,在不同的季节可以喝相应季节的粥类。不仅可以美容养颜,还可以达到下火的功效。
冬季是人在四季中最适合进补的季节,而在冬季可以用下几种方法进行进补及养生工作。而且这个时候的可以内外双管齐下的进行养生工作。
春季养生吃什么好?春季正是养生的好季节,对于肝脏来说,春节也是肝气最为旺盛的时候,因此在春季饮食上我们要注意养肝护肝,那么春季养生吃什么好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吧。